发布时间:2025-03-10 17:35:21    次浏览
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标志性工程,行政办公区工程建设进展得怎么样了?有哪些新看点、新技术、新工艺?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到工程建设现场一探究竟。通州区潞城镇,运河东大街南北两侧,行政办公区工程施工已大面积铺开。未来,北京市四套班子及委办局将在这里办公。进入工地,北京市人大常委会、市政协机关办公楼工地,一辆黄色的雾炮车正在行驶。记者了解到,在每一个工地都采取了这样的降尘措施,并对空气质量进行预警和监测,以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。在邻近的市政府办公楼,正在进行地下二层的地板施工以及地下一层的模架搭建,一座座塔吊正伸展“手臂”进行吊装。北京建工集团建设项目经理 季连党地下部分我们已经完成三分之二了,马上就全面地往上走了。目前,我们整体的机械设备我们有13台塔吊,把这个现场全面覆盖,另外现场工人有3000人,进行24小时施工。我们分两个大班子,为了确保咱们的工期。市政府将设计建成“四合院”形式,由1个主楼4个配楼构成。由于这里距离地铁六号线最近处只有22米,为了防止施工渗水,地下建设了止水帷幕墙,保证施工不影响地铁运行。北京建工集团建设项目指挥部总工程师 吕欣英我们在止水帷幕施工的时候,我们采用新的止水帷幕施工工艺,正在申请国家专利,目前止水效果也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。在北京市政府施工现场,三维激光放样机器人正在钢结构吊装的这一工序进行“定点”放样。北京建工集团工程师 刘泽峰它跟传统的放样机器不一样的是,它原来需要两个人,这个机器要留一个人,然后要去看目镜,另外那个人要拿着标尺,然后站在机器这边的人要拿着目镜去调,然后人要拿着对讲机去喊,往左点往右点,或者又偏了。但是,现在呢我们全都是自动化,全都是自动跟踪的,避免了这个之间的误差,而且提高了很多的效率。机器人的应用克服了纯人工现场放样带来的误差大、无法保证施工精度、功效低等问题,比人工放样提高了5至6倍的效率,目前已经应用在钢结构吊装、机电管线安装等工程中。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工程广泛采用世界先进的技术、标准、材料、工艺,力争把行政办公区打造成绿色城市、森林城市、海绵城市、智慧城市的示范区。新华社记者孙蕾 郭沛然北京报道。